蟑螂(Cockroach),学名蜚蠊。
与其他昆虫源起于泥盆纪,为腐食动物喜昼伏夜出,居住在洞穴内。经得起酷热及严寒的考验,至今分布相当广泛。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据2001年11月美国科学家在俄亥俄州东部一个煤矿里发现的一块大约3亿年前的完整的蟑螂化石的化石推测,蟑螂起源于3亿5千万到2亿8千万年前的石炭纪(Carboniferous),与恐龙相比,蟑螂是更早的地球定居者,蟑螂要先于恐龙数百万年出现在地球上。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各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一直繁衍到今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值得一提的是,一只被摘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种类:全世界蟑螂种类约有4000多种。
为身体扁,卵圆形;触角长,丝状;体壁呈革质光泽,黑或棕色。头向下弯,口器尖端指向后方,而不是像大多数其他昆虫一样指向前方或下方。雄体通常有两对翅;而雌体常为无翅或翅退化,身体上卵荚突出,用以将卵携带。雌体排出卵荚後,若虫从卵荚中孵出,初为白色,暴露於空气中後身体变硬并变为棕色。蟑螂成虫体大,某些种的翅展可达12公分(4.7英寸)。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这就是它们孳生所需要的4个基本条件。凡是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内,一般都具有这些条件,所以蟑螂就成了侵害千家万户的卫生害虫。喜暖爱潮是蟑螂的重要习性。不难发现,不管在饭店、家庭,还是在火车、轮船上,厨房总是侵害最严重的场所。就是在厨房,它们一般也喜欢栖居在靠近炉灶、水池的地方。喜暗怕光,昼伏夜出,这也是蟑螂的重要习性。白天它们都隐藏在阴暗避光的场所,如室内的家具、墙壁的缝隙、洞穴中和角落、杂物堆中。一到夜晚,特别在灯闭人睡之后才出外活动,或觅食,或寻求配偶。因而,在一天24小时中,约有75%的时间都是处于休息状态。
蟑螂体扁,适于钻缝藏洞,可以躲进很窄小的缝洞中。例如德国小蠊的成虫和若虫可躲进仅1.6毫米的缝隙,怀卵的雌虫也可在4.5毫米宽的缝隙中栖居。它们在缝隙中栖息时,足紧贴着身体,尾须平伸或与支撑面接触,触角常伸向外面,不时挥动,保持警戒状态。不同种类的栖息场所有所差异。德国小蠊多见于各类缝隙中,如管道周围、墙缝、护墙板等的缝隙和地板之间的裂缝中。美洲大蠊亦喜栖息于大的洞孔,偏爱湿热的环境,例如酿造厂发酵车间、豆制品加工场等,也常在阴井、下水道、地下室等处群居。黑胸大蠊多见于碗菜柜、桌子和水池底下角落等处。在冬天,它们多集居于厨房,紧挨炉灶和暖气片等热源附近栖居和活动。到了盛夏高温季节,厨房温度过高,它们分散迁移到别处,因而厨房的蟑螂密度反降低,但分布扩大。蟑螂还有群居的习性。常可发现在一个栖息点上,总是少则几个,多则几十、几百个聚集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信息素的诱集作用。蟑螂的成虫和若虫都能分泌一种“聚集信息素”,它由直肠垫所分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在蟑螂栖居的地方,常可见它们粪便形成的棕褐色粪迹斑点,粪迹越多,蟑螂聚集也越多。由此可见,在蟑螂防治中,搞好卫生、清除蟑迹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蟑螂是杂食性昆虫,食物种类非常广泛。各类食品,包括面包、米饭、糕点、荤素熟食品、瓜果以及饮料等等,尤其喜食香、甜、油的面制食品。蟑螂有嗜食油脂的习性,在各种植物油中,香麻油对它们最有引诱力,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们为“偷油婆”。在食糖中,红糖、饴糖对它们的引诱力最强。除了喜爱各类食品外,蟑螂也常咬食其他物品,例如在住房、仓库、贮藏室等处,它们可啃食棉毛制品、皮革制品、纸张、书籍、肥皂等等。在室外垃圾堆、阴沟和厕所等场所,它们又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甚而啃咬死动物。但是不同种类的蟑螂,食性也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德国小蠊爱吃发酵的食品和饮料,美洲大蠊喜食腐败的有机物,而澳洲大蠊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等等。正是由于蟑螂到处爬行,无所不吃,它们沾染和吞入了很多病原体,再加上它们边吃边拉的恶习,成为一些病原体的机械性传播者。
水对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为重要。蟑螂能耐饥而不耐渴。美洲大蠊在只给干食不给水的情况下,雌虫只能存活40天,雄虫只能存活27天。反之,如果有水无食,则雌虫能存活90天,雄虫能存活43天。当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无食又无水时,蟑螂间会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大吃小,强吃弱,特别是刚刚蜕皮的虫子,不能动弹,表皮又嫩,就成了竞相争食的猎物。
蟑螂的扩散有两种方式,即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
1.主动扩散:蟑螂的主动扩散是通过它们的爬行或滑翔而散布到不同场所。它们的这项活动主要是为了寻找适宜的栖息环境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食物以及隐蔽场所等。
例如在室温低的情况下,蟑螂多移居到靠近炉灶周围的缝隙,或聚集到暖气沟中等温暖的环境。在酷暑高温季节,在南方地区,它们可作远距离的滑翔,躲在较阴凉的场所栖息,以避免过高的温度。蟑螂常为了获取水分和适宜湿度而有趋湿性的活动,所以到了夜晚,它们往往爬到水槽里,群集在茶水桶周围,或停息在水管上。室内蟑螂可以通过墙洞以及门、窗缝隙扩散到周围邻居,虽然扩散的范围不大。在温暖地区,它们可迁居室外,已如上述。蟑螂很少发生大量迁移,只在环境条件发生突然变化,如洪水泛滥时,可见成群的美洲大蠊从下水道迁移,分别寻找适宜的新处所。
2.被动扩散:蟑螂的广泛分布,有的种类遍布全球,这是它们被动扩散的结果。在当今交通日益发达,运输更加频繁的时代,这种扩散方式尤其突出。火车受蟑螂的侵害极其严重。卧铺车厢的侵害率可高达40%,餐车更高。旅客随身携带的包裹、行李和其他物件以及托运的货物可能把蟑螂带上火车。反之,火车上的蟑螂也可能被旅客和货物带到各地。飞机通常携带蟑螂较少,但也有发现。飞机上的蟑螂,和远洋轮船一样,可造成国际间的扩散。
蟑螂昼伏夜出,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活动节律。据观察,德国小蠊从19点开始活动,21—22点为活动高峰,在次晨2点出现小高峰,5点消失。黑胸大蠊自19点开始活动,20点即现高峰,到23点和次晨2点又会出现2个小峰,晨4点活动终止。据观察,在12小时昼夜交替环境中美洲大蠊的活动情况,可以分为6个时期。
第1期:在黑暗开始前,活动水平开始上升。
第2期:黑暗开始后,活动明显增加。
第3期:活动高峰期,历时2—3小时。
第4期:活动水平突然下降。
第5期:在黑暗的后半期,活动保持低水平。
第6期:在天亮后5小时,或仍有低水平活动,或完全处于休息状态。此外,德国小蠊虽然主要也是夜间活动的昆虫,但晚上开灯,有时也不会使它们立即逃跑,甚而在明亮灯光下或白昼,也可以看到它们在桌面、墙上等处爬行。
蟑螂的活动和繁殖,和其他昆虫一样,受温度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蟑螂的季节消长就是因气温变化而表现的种群或群落的数量变化。蟑螂可携带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并且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主。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其中重要的如传染麻风的麻风分支杆菌、传染腺鼠疫的鼠杆菌、传染痢疾的志贺氏痢疾杆菌和小儿腹泻的志贺氏副痢疾杆菌、引起疮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尿道感染的绿脓杆菌、引起泌尿生殖道和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以及传播肠道病和胃炎的多种沙门氏菌,如乙型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等等。蟑螂沿可携带引起食物中毒的多种致病菌,除了上述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外,尚有如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粪链球菌等。
美国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即美洲大蠊)体长30∼50毫米(最长者达2英寸),浅红棕色,生活于户外或黑暗、暖和的室内环境(如地下室和有火炉的房间)。成年期长约1年半。雌体可产卵荚50个或更多,每个卵荚内含卵约16枚,45天後孵出若虫。若虫期长11∼14个月。美国蟑螂原产于热带美洲及亚热带美洲,翅发育良好,能飞很长一段距离。
德国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即德国姬蠊)是常见的室内害虫。浅棕色,前胸区有两条黑色条纹,雌体交配后3天产卵荚并将其携带约20天。体型小,长约12毫米(不足0.5英寸),故常被食品杂货店的装货袋或盒带入家中。已被船舶带到世界各地。一年可产生3代乃至更多代。德国蟑螂在纽约市克罗顿(Croton)输水道的水管周围数量极多,故俗名克罗顿虫。
棕带蟑螂(Supella supellectilium)似德国蟑螂,但稍小一些。雄体的翅发育良好,体色较雌体稍淡,雌体的翅短而无功能。雌雄两性均有两条淡色的条纹横过背部、成虫寿命200天。每年可有两个世代。卵可产于衣服、木质花板条或地板缝中。随著有取暖设备的房屋的出现,棕带蟑螂亦出现于较凉爽的地区。
东方蟑螂(Blatta orientalis,即东方蜚蠊)被认为是最肮脏的家庭害虫。体卵圆形,黑色或深棕色,有光泽,体长25∼30毫米。生活史似美国蟑螂、雄体的翅短而发育良好,而雌体的翅退化。原产于亚洲,后随商人的交通工具分布到所有的温带地区。
宾夕法尼亚木蠊(Parcoblatta pennsylvanica)即普通木蟑螂,见于高纬度地区的木石之下。雄体与雌体外形差别极大,一度被视为两个种。雄体长15∼25毫米,翅的长度超过腹部末端。一般不认为其为害虫。
隐尾蠊(Cryptocercus punctulatus)的消化道中生活有某些原生动物,故隐尾蠊能消化木头。
蟑螂是渐变态的昆虫,整个生活史包括卵、若虫或成虫3个时期。
1、交配和产卵:雌雄成虫在羽化后的一周左右就能进行交配。雄虫一生能交配多次,但雌虫仅交配1次或2次,1次交配就可使它终生产出受精卵。雌虫产卵在特殊的胶质囊内,形成卵鞘(卵荚)。卵鞘由雌虫分泌物生成,光滑,质较坚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保护其内胚胎的发育。卵鞘的形状、雌虫一生所产卵鞘数量以及其中所含卵数因种类而不同,就是同一种蟑螂也可因环境条件和营养状况而有所差别。未经交配的雌虫,也能产生卵鞘,但一般不能孵出若虫。而美洲大蠊和蔗蠊等个别种类有孤雌生殖现象,即雌虫未经交配可产生能育的卵。
2、卵期:卵呈窄长形,乳白色,半透明,在卵鞘中排成整齐的两列。胚胎头向孔缝。孵化时,若虫向上顶,使闭合的卵鞘缝裂开而逸出。卵鞘中含卵数因种类而不同,即同一种蟑螂卵鞘中的卵数也可因环境条件以及产卵次数而在所差异,少则几粒,多则达50多粒。卵鞘在温度25℃,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卵期约28~90天。
3、若虫期:刚从卵鞘孵出的若虫都聚集在卵鞘周围,呈白色,以后颜色逐渐变深,并散开活动,若虫形状类似成虫,只是虫体小,无翅,性器官未成熟。若虫发育缓慢。必须经历多次蜕皮,逐渐长大,触角和尾须节数也随龄期而增长。
4、成虫期:若虫最后一次蜕皮后,长出翅膀、羽化为成虫。刚蜕皮的若虫和刚羽化的成虫也呈白色,以后颜色逐渐变深,因而在一个种群中,可见一种蟑螂也可因环境条件而变化。若虫期较长,一般历时约30~450天。若虫在丧失附肢或损伤触角之后,可经蜕皮在下一龄重又再生。这类损伤再生也会增加蜕皮的次数。虽然蟑螂携带多种病原体,但一般认为病原体在它们体内不能繁殖,属于机械性传播媒介。然而由于它们的侵害面广、食性杂,即可在垃圾、厕所、盥洗室等场所活动,又可在食品上取食,因而它们引起肠道病和寄生虫卵的传播不容忽视。
此外蟑螂体液和粪便引起过敏的事例也有报道。再者,工厂产品、店中商品以及家中食物等都可因蟑螂咬食各污损造成经济损失。偶而也有因蟑螂侵害而导致通讯设备、电脑等故障,造成事故。国外有人称蟑螂为“电脑害虫”。
1、要消灭蟑螂,必须首先要保证环境卫生,及时打扫,包括卫生间和下水道,垃圾要及时清理。家中不留卫生死角,厨房内不要露天摆放食品,家中不要留积水,并及时堵塞缝洞,这样才能杜绝蟑螂滋生。应仔细检查,连旧电脑机箱都不要放过。住楼房的最好全楼统一行动,让蟑螂无处躲藏。
2、蟑螂喜欢高温、阴暗潮湿的地方,在水源、食物丰富的厨房、餐厅、浴室、排水沟、垃圾桶等,均需留意。小蟑螂能钻进0.5毫米厚的缝内。成年雄性蟑螂能钻进1.6毫米的缝内。任何大于1.6公分的间隙,都是蟑螂的栖身处。堆积纸袋、盒子、瓦楞纸的地方,也会筑成蟑螂窝。有些人将书报杂志或纸箱堆在冰箱旁边,潮湿温暖的冰箱是蟑螂温床,这些纸箱更成为蟑螂活动时的最佳呼吸空间。家具摆设最好离墙壁间隔要大,不易藏蟑螂。
3、蟑螂习性与人类比较相似,喜欢富含淀粉或香甜的发酵食品,。对于蟑螂的习性必须断绝蟑螂的食物来源。A.保持住所干爽清洁:划定严格的进食区域,除餐厅和厨房外,严禁食物入内。要注意厨房和卫生间的清洁,严禁积水。B.妥善贮存食物,饲喂宠物后彻底清理食物残渣。C.垃圾桶每天彻底清倒最少一次。放置垃圾袋前,把袋口打结。D.不要在床上吃东西。
4、防止蟑螂进来:四通八达的管线,是蟑螂畅行无阻的捷运系统。夜晚时,排水沟的蟑螂会成群结队,沿着排水管,从排水孔、墙壁、门窗裂隙爬到室内。阻止蟑螂入户你必须做到:加装纱门、纱窗、或是在排水孔上添加细目网;晚上应将家里对外的排水孔等盖起,避免蟑螂进入。把外墙、地板及平台上供分体式空调系统管道及电线穿过或安装系统后留下的孔洞密封。在干爽排水孔周围涂上一层最少10厘米宽的凡士林,以防止蟑螂越过孔口;在排水孔上安装网眼宽2毫米的铁丝网。
5、捕捉:晚8~12点钟蟑螂活跃时突然开灯搜寻,捕杀成虫和若虫,在蟑螂繁殖季节前,连续捕杀几个夜晚,可大大降低虫密度。用热肥皂或洗衣粉水烫浇躲藏在各种缝隙中的蟑螂及卵、若虫。对容易隐蔽蟑螂的灶台、橱柜等的缝隙,要仔细填塞抹平。对有蟑螂栖息的竹、木家具,抽屉等,可用开水浇灌烫杀。用零号调墨油加少许麻油,涂在牛皮纸上,纸中央洒少许糖炒面,将纸放灶台、碗橱等处,晚放晨收。蟑螂活动时被粘住。一般有效期为10天。
6、使用蟑螂药的方法:各商店有各种灭蟑螂药物,不再赘述。要说明的是蟑螂喜走重复路线,药放对位置才会有效。药物应放置或喷洒在蟑螂巢穴和路线上。路线则要观察。要知道蟑螂在地球已生存了三亿多年,适应力超强,蟑螂会迅速在下一代发展适药性,一种药无效马上换药。施药期间要清除蟑螂食物及水份,因为蟑螂耐饥不耐干,尤其是妊娠含卵的雌蟑螂,必须有充分的食物和饮水,否则卵鞘无法孵化。
7、处理蟑螂尸体:佩戴手套;蟑螂尸体曾接触的范围或设备(包括手套),须尽快以家居消毒剂清洗消毒。
8、驱蟑螂的方法:蟑螂用尾部的刚毛侦测周围动静,一如听力器官,很灵敏。所以象驱赶老鼠一样有仪器驱赶蟑螂。赶走会殃及四邻。建议消灭为好。
9、种花避蟑螂:据说蟑螂就不喜欢一些植物,比如绿萝。
10、勤检查:买回家的或带进屋的任何东西都最好先在进屋前确认。尤其是二手物品,不要使用化学的灭蟑螂药,一是蟑螂最容易产生抗性,二是能促使蟑螂不断进化,增加蟑螂的繁殖速度。
提示:蟑螂的天敌是蜘蛛、蝎子、蜈蚣、蚂蚁、蟾蜍、蜥蜴和大铭等。有一鸟类:俗名Cucarachero(学名Troglodytes audax),也会捕食蟑螂。另外,猫、猴子及老鼠也会捕食蟑螂,是蟑螂的天敌。
生物防治是消灭蟑螂的最有效的办法。
蟑螂药从灭蟑原理和给药方式上分以下几类:
一、触杀类,通过药物喷洒或烟雾熏蒸,而使药物达到蟑螂体表——依靠药物与蟑螂身体接触来杀灭蟑螂的方式。触杀的主要产品有:①菊酯类喷雾剂,其代表产品有雷达、灭害灵等,这类产品进入市场最早,被广泛使用或滥用了二十多年,蟑螂已经对其产生了极强的抗药性,对德国小蠊已经基本无效;②杀虫净粉剂、0.09%增效百虫灵、5%马拉硫磷、1%残杀威粉剂等;③灭蟑烟雾,通过物理的方法生成烟雾,以烟雾为载体将药物派送到各个角落来达到杀蟑目的的,如灭蟑烟雾弹等。
二、胃毒杀灭类,把灭蟑药与食饵及引诱剂、防腐剂等按一定的比例复合在一起,制成蟑螂爱吃的有毒饵料来杀灭蟑螂的方式。
胃毒杀灭的主要产品有:①灭蟑颗粒剂,灭蟑药物和饵料混合,造粒、烘干,主要用于抛洒有蟑环境的地面等;②灭蟑胶饵,湿性膏状毒饵,有注射器装和贴片装两种,这种产品对蟑螂的适口性较好,持效尚可,缺点是容易风干,代表产品有晔康灭蟑胶饵等。
三、生物灭蟑类,采用对人类无害的环保方式灭蟑,主要品种有:①利用不同生物(物种)的不适应性差异特点来达到灭蟑目的的,引发蟑螂自相残杀和绝食死亡。我国的“螂平1号”是此类中的唯一产品;②利用蟑螂病毒制造蟑螂瘟疫来杀灭蟑螂的。国产的“毒力岛”是此类中的唯一产品。以上介绍的是比较典型和实用的蟑螂药品种,还有有极少数品种或是因为效果,亦或是使用场合的局限而被省略。下列虽然不属于蟑螂药的范畴,但它和蟑螂药的作用比较类似,对此也作一点简单的说明。①灭蟑陷阱:引诱蟑螂进入设好的圈套继而杀灭之,如曹大爷的蟑螂罐、蟑螂屋等。②超声波灭蟑,这种方式因为效果不佳和使用过程会产生小剂量的超声波辐射,现已逐渐淡出市场。
研究称蟑螂也存在向右方向偏好。这项研究指出,这种卡夫卡笔下最为恶心的生物,其实和我们大部分人类一样拥有一个基本的属性——它们都是右撇子。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者将蟑螂置于一个Y形的管道中,然后利用香草或者酒精的气味,诱使它们爬过管道的分岔点,去深处探险。然后研究者记录下了这些蟑螂所选择的方向。
研究者发现,那些拥有完整触角的蟑螂有57%的时间拐向了右边的管道。而且当科学家们进一步摘除了蟑螂专司触觉和嗅觉功能的一只触角后,它们对右边管道的浓厚兴趣仍没有丝毫改变。
研究者的这一结果将刊登在即将出版的新一期《昆虫行为学期刊》(Journal of Insect Behavior)上。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就算是这个地球上最小的大脑,也会表现出对方向的偏好。研究者的这项成果或许能够帮助生物工程学家们操控蟑螂,以便用它们来进行科研、执行援救任务或害虫控制等。
蟑螂真相大揭密:只有少数的种类是害虫
在大多数人眼里,令人烦恼的蟑螂恶贯满盈,但我们都误解了这一动物,其实,它们大多数都不是害虫,只有大约50种是害虫。为了让大家充分认识蟑螂这一大家族,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蟑螂专家乔治·贝卡罗尼收集了在1862年-1971年出版的8个部分中的1224页有关蟑螂的介绍和信息,编入到了数据库中。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个月首次在网上公开了世界所有蟑螂的数据和信息,一些精彩信息摘录如下:
蟑螂之最:
世界最重的蟑螂:澳洲犀牛蟑螂是世界最重的蟑螂,重30克,相当于3只成年蓝冠山雀的重量。
世界最小的蟑螂:北美Attaphila fungicola,只有3毫米长,仅比红蚂蚁稍长一点。
最大的蟑螂翼展:南美和中美的Megaloblatta blaberoides,翼展有185毫米。
最会叫的蟑螂:马达加斯加岛的“嘶嘶”蟑螂。这种非洲蟑螂身长3到4英寸,厚度约为1英寸。当你捏起这种蟑螂时,它们会嘶嘶作响。一些民众出于好奇,把这种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巨型蟑螂当宠物饲养,售价在50-100元一只。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以声蟑螂还有幸搭乘"太空旅馆"二号试验舱--"起源二号",2013年6月29日由俄罗斯火箭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前往太空一游。
蟑螂无头存活的秘密:
蟑螂没有头,也依然可以存活一个星期。明白了为什么蟑螂以及其他一些昆虫,没有头也能生存,就能明白为什么人类不行。如果人类被砍掉头颅,马上就会流血,血压降低,妨碍了氧和养料的传输,无法供应给维持生命所需的组织。另外,人类呼吸是依靠嘴或者鼻子,并且由大脑来控制这些功能,因此砍掉头,呼吸会停止。此外,人类没有头就不能吃东西。
但是蟑螂与人类的血压方式不同。蟑螂没有像人类一样庞大的血管网络,也不需要很高的血压,才能保证血液能到达毛细血管。它们拥有一套开放式的,不需要太高血压的循环系统。当你砍掉它们的头,它们脖子的伤口会因为血小板的作用而很快凝固,不至于血流不止。而且,蟑螂呼吸通过气门——它们每段身体上都有一些小孔。加上它们不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呼吸功能,血液也不用运输氧。它们只需要通过气门管道就可以直接通过导管呼吸空气。
蟑螂属于冷血动物,这意味着它们需要的食物比人类的少得多。也就是说,它们吃上一餐,就能维持数周。只要没有遇上掠食者,伤口又没有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它们就能幸存下来。
蟑螂博物馆:
有趣的是,有着20多年经验的美国杀虫专家迈克·博赫丹在自己的杀虫剂零售店里开办了一个蟑螂名人纪念博物馆,专门收藏穿着各式小衣服的蟑螂。这些蟑螂都是死的,它们穿着表现各种主题的服装。例如,其中一只蟑螂穿着白色貂皮衣,坐在一架小钢琴面前,表现的是美国钢琴演奏家和专业演员利贝拉切。看到这些蟑螂,你一定不会害怕。
蟑螂的生物钟:
蟑螂的学习能力在早晚相差巨大。这是首例获得证实的关于昆虫学习能力会受到生物钟影响的研究报告,无疑将对人们深入研究生物钟的作用产生帮助。
领导该项研究的是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生物学家TerryL.Page。他和研究小组训练蟑螂将它们讨厌的薄荷油味和喜欢的香草味联系起来,并在一天24小时内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训练,以测试它们能记住这种联系的时间长度。结果发现,在傍晚训练,蟑螂能记住这种联系数天;在夜间训练,效果也不错;而在早晨训练,蟑螂根本就不能形成新的记忆。
Page说,早晨造成的缺陷如此显著,真是让人非常吃惊。那么蟑螂为什么不愿意在这个时间段学习新东西?Page表示尚无准确答案。
之前关于生物钟的研究关注的大多都是视觉系统,此次研究则有很大不同。Page表示,此次研究包括了嗅觉系统,这表明生物钟会影响为数众多的感觉器官。
此次实验有助于人们对生物钟和记忆、学习等之间的联系展开更深入的研究。Page说:“此次研究表明,至少从某些情况来说,一天之中特定的时刻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生物钟调节学习和记忆的方式,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过程发生的机制,以及哪些因素能对它们产生影响。”
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林金盾和学生共组的“蟑螂家族”,拍摄“蟑螂的秘密”科学教育纪录片,在2012年行政院与国家地理频道全球总部合作的“绽放真台湾”纪录片征选计画脱颖而出,本月起陆续在145个国家播出。今晚将在师大举行全球首映典礼。
蟑螂几乎是人类“必杀”昆虫。但长年研究蟑螂的林金盾表示,蟑螂其实比人类更有资格称为“地球原住民”,早在距今3亿年前,蟑螂的祖先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而人类是200万年前才出现。而世界现存的蟑螂有4000多种,绝大多数生于野外,让人恨之入骨的仅有7、8种而已。
在纪录片中,观众将可以发现,蟑螂其实比人类还爱干净,除了睡觉、吃饭等时间外,都在专心清洗自己的身体,包括触角、六只脚或尾毛等重要部位,以维持体表的敏感度。细心的民众会发现,蟑螂会很用心地用前脚将触角拉到嘴巴,再用唾液将触角的175个节依序清理干净。林金盾透露,这个动作比歌仔戏天王孙翠凤演唱穆桂英时还精巧、伶俐。
林金盾指出,说蟑螂恶劣的人是不懂蟑螂的,蟑螂是益虫不是害虫,它们只是因为身负清除者的责任,必须帮忙清理杂物,与人类的厨余、杂乱的环境为邻,才会与人类起冲突。但蟑螂是相当谦虚的,看到人来它就走,只是把人类发臭、长霉的东西搬走,人类何苦要穷追猛打?
看完“蟑螂的秘密”,“你就不会再看到蟑螂,就想要脚踩他转九十度、把它打死 。”林金盾拍胸脯保证说。
蟑螂真是“脏”螂吗?“其实它们比人还爱干净,随时都在清理自己;它们还很谦虚,人一出现就自动走避”昨天台师大生命科学系教授林金盾透过纪录片,帮蟑螂一吐“污名”三亿年的怨气。
林金盾研究蟑螂15年,他说蟑螂除了吃饭、睡觉、工作,有空就会清洗触角、六只脚或尾毛,以维持体表器官的灵敏度。此外,蟑螂外骨骼光滑的几丁质,也让它不易沾附脏东西。
他强调,人的地方的环境脏,才会吸引蟑螂,人不检讨自己反而去怪罪“清除者”,实在没道理,如果没有蟑螂帮忙清理,人类制造的垃圾更容易因发霉、恶臭,繁衍微生物、病原体,危害所有生物。蟑螂身上的臭其实是一种牺牲“就像辛苦的清洁工,你能要求他工作时穿西装、打领带吗?”
林金盾指出,蟑螂是生态清除者,也是食物链稳定者,除了清除小碎片,阻止变成细菌毒素,排出的粪便可当做植物养分,还做为鸟、青蛙、蜘蛛等的食物。蟑螂富高蛋白质,屏东就有餐厅炸来当美食,云南也有三种药,取其成份治疗心脏病。
蟑螂为什么能从三亿年前就存在,且不被消灭?纪录片中展示它们优越的生存能力。它们是昆虫里的飞毛腿,若换算成人跑的速度是时速320公里,一只雌蟑可产一万只后代,又有独特的气门让他们怎么淹也淹不死,而且不吃不喝活一个月没问题,有水可撑三个月,空气抽光可活38小时以上,把头切掉,过了一周脚还会动。
林金盾说,现存蟑螂有4000多种,绝大多数生于野外,在台湾有75种,而和人类生活的蟑螂只有美洲蟑螂、德国蟑螂等7、8种。三亿年来,蟑螂除了变小(比化石8.9公分小了一半)变扁(更易于躲藏),外形构造都没有改变,这是他最佩服的地方。
《蟑螂X档案》纪录片前述资讯提醒人们对蟑螂应有的正确态度,虽然有人指蟑螂传染四十几种疾病,林金盾在接受中央社专访时却说,所有生物都带菌,人类口中细菌数有全球人数数那么多,而禽流感来了,人类把鸟都杀掉,登革热来了,把蚊子都杀掉,狂牛症来了,把牛扑杀掉,狂犬病来了,把狗扑杀掉,可是爱滋病来了,却没有把人都杀掉。
因此,他希望,人们以尊重万物生命的态度多了解、包容蟑螂,甚至要学习蟑螂谦虚、低调的生存之道。